top of page
未命名設計.png

WELCOME!  
齊齊活出健康人生!

​若有任何有關中醫的疑問,歡迎查詢。

Blog: Welcome
搜尋

敏感部位痕癢 - 配合中醫外洗法效果更好

陰部搔癢是常見的臨床症狀,指女性陰蒂、陰唇、陰道及肛周等部位出現痕癢,由皮膚乾燥、清潔過度、衞生用品使用不當、分泌物刺激、過敏、濕疹或感染等原因引起。 中醫稱之為「陰癢」,主要由風濕熱邪引致。在中醫角度,血虛生風,容易引起皮膚痕癢,多表現為陰部痕癢乾澀;脾虛不能化濕,濕邪流...

白帶點先叫多? 日日用護墊好咩?

白帶有保持陰道濕潤、預防感染的功能,女性平均每日有2-5ml的白帶分泌,顏色呈透明至白色,質地如蛋白狀,無味。 雖然有標準,但正常我們不會計算白帶的量,那怎樣才算白帶量多? 有些人是如廁後清潔時,白帶出現在紙巾上,有些則是經常內褲上濕了一片,若果是後者,且長期每天出現,何醫...

月經必有血塊?

曾有病人跟我說:「月經一定有血塊架啦!」而近期見到幾個求診者血塊量多,有些血塊甚至有手掌般大。中醫認為氣血運行愈不暢,血塊愈多愈大,所以其實最理想的狀態是沒有血塊。以下介紹4種常見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原因: 1.氣滯 體內的血依賴氣的推動,壓力大、容易緊張或鬱悶、長時間坐著、...

發燒一定要食退燒藥同冷敷?

中西醫對發燒的認知和處理手法是不同的。不只一個病人跟我說,西醫說一定有細菌或病毒入侵,刺激免疫系統才會發燒;中醫則認為惡寒發熱由邪氣侵襲引起,若自身正氣充足,身體會迅速作出反應,體溫自會上升,所以發到燒(不是低熱的那種),間接証明身體還不錯,大家亦可留意小朋友一般較易發高燒...

避孕藥與中藥有抵觸嗎?

今日講下避孕藥,它的避孕機制視乎其組成成分,有些阻止卵子發育和排出,有些抑制子宮內膜發展,令受精卵難以著床,但女性服用避孕藥要自律,定時每天服用才有效。 有些人服用避孕藥是有治療目的,用於治療月經失調,例如經痛、經期紊亂、經量過多等等,或由男性荷爾蒙過多而引起的暗瘡或多毛症...

喉嚨痛有分虛火、實火? 中醫介紹7款不同材料焗茶飲

喉嚨痛是一個常見症狀,人人都知由熱氣引起,連廣告都有提及熱氣分「實火」和「虛火」。 所謂實火,指本身氣血充足,但進食過多煎炸辛辣食物,火熱在身體裏堆積,造成咽痛;或受外邪侵襲,若本來體內火熱較盛,則容易出現風熱或表寒裏熱的反應,導致發燒之餘,咽部亦會出現明顯紅腫熱痛的反應。...

懷孕期間見紅? 中醫安胎之法以補腎為主

月經、季經、年經大家都應該聽過,那「激經」呢? 「激經」指懷孕初期,在平常來月經的時間,出現少量陰道出血,持續的日數比正常經期短,一般懷孕3個月後,便會自然停止。現代醫學認為,因懷孕初期荷爾蒙不穩定,可出現周期性少量陰道出血。這個現象一般不會影響孕媽媽與胎兒的健康。...

做到五勞七傷? 請重視身體警號

成語「五勞七傷」指操勞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多病,其實「五勞」及「七傷」是出自中醫古籍的詞語,泛指各種致病因素。 「五勞」出自中醫古籍《黃帝內經》。 久視傷血:過度使用眼睛及精神,可致血虛 久立傷骨:站立太久傷骨,關節疼痛變形,容易骨折 久行傷筋:行走太過傷筋,使關節活動不利...

黎完M一個禮拜又見到有血 - 排卵期出血

如果符合以下出血特點,就是「排卵期出血」了。 出血時間在兩次經期之間,約在周期第12-16天出現 可能是白帶中見血絲,或少量暗紅或啡紅色的血,量較正常月經少 維持約1-3天,日子較正常經期短 除了出血外,有些女性會出現腹痛(多為單側)和乳房脹痛...

咁躁黎M呀? PMS好似鬧鐘咁準時

經前綜合症(Premenstrual syndrome)指有規律地在月經前7-10天出現的一系列身心症狀,彷彿一個內置鬧鐘,提醒大家快要來月經。每個人出現的症狀、嚴重程度和維持時間都有不同,具體發病原因未明,一般認為與體內荷爾蒙變化有關。...

痛經服止痛藥? 有無食物可舒緩?

當聽到病人有痛經,我都會接著問:「有食止痛藥嗎? 」答案可以做個指標,反映疼痛的程度。如果選擇食止痛藥,在中醫角度屬寒涼之物,不利血塊排出,導致下次經期經痛加重。所以很多人愈食愈多止痛藥,直到有一天,止痛藥都不能止痛。 上次已經說了痛經常見的成因,今日會說治療方法。中醫以調...

中醫看痛經

痛經在臨床上非常常見,有些女性疼痛十分輕微,有些則疼痛異常,需要請假在床休息。 痛經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,原發性痛經由月經初潮開始,每次一般維持2-3天,由子宮肌肉強烈收縮引起;繼發性痛經的患者,往往較年輕時或初來經時並無經痛,其後漸漸加重,疼痛可超過3天或以上,由其他疾...

美白淡斑單靠護膚品?

成日話「世上沒有醜女人,只有懶的女人」,女性都想以最漂亮一面示人,坊間好多護膚品主攻美白淡斑功效,但有時用了也效果不好,想容光煥發,白裡透紅,就要注意血瘀體質了! 血瘀體質是由氣滯、氣虛或偏寒體質,進一步發展而成,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很易形成血瘀體質。香港出名工時長、壓力大,肝...

中醫與子宮肌瘤

在香港,每4名女性就有1名患有子宮肌瘤,近年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,臨床上不少30歲以下的患者求診,絕對不容忽視。何醫師提醒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啊! 1. 子宮肌瘤有甚麼症狀? 症狀取決於肌瘤的位置、大小、數目等,有些患者無症狀,在身體檢查時才發現;有些出現典型月經異常症狀,...

Blog: Blog2
Blog: Instagram

訂閱表單

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!

Blog: Subscribe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©2021 by 何肇婷中醫師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