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期間見紅? 中醫安胎之法以補腎為主
- siutingec
- 2022年2月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月經、季經、年經大家都應該聽過,那「激經」呢?
「激經」指懷孕初期,在平常來月經的時間,出現少量陰道出血,持續的日數比正常經期短,一般懷孕3個月後,便會自然停止。現代醫學認為,因懷孕初期荷爾蒙不穩定,可出現周期性少量陰道出血。這個現象一般不會影響孕媽媽與胎兒的健康。

那甚麼時侯的出血要注意?
如果出血不是跟月經周期出現,而是時作時止或維持日數較長,中醫稱為「胎漏」,再進一步,若孕媽媽出現腹痛、小腹下墜及腰痠,而且出血量可能增多,則是「胎動不安」,是現代醫學所說的「先兆流產」。
這類出血屬病理性,中醫角度與孕媽媽的體質關係密切。
孕媽媽先天不足、大病、多孕多產、性生活過多 -> 腎虛
體質虛弱、孕吐嚴重、進食少、脾胃消化力弱、休息不足 -> 氣血虛弱
情緒波動、緊張、壓力 -> 肝氣鬱結
外傷、跌倒、撞傷 -> 血瘀
素體質較熱或陰虛、懷孕後多食辛辣 -> 血熱
陰道出血可以在孕期任何時間出現,見紅往往令人聯想到流產,而在孕後期,接近預產期見紅則是分娩先兆。出現見紅的話,最好做產檢,找出原因,可能是胎盤前置、胎盤早剝、宮外孕、葡萄胎、子宮頸疾病或先兆流產,在找到原因後,考慮是否繼續妊娠,或用甚麼方法安胎。
因胎漏、胎動不安的主因是腎虛,所以以中藥安胎會主要用上補腎的中藥,例如常用的壽胎丸中就有菟絲子、桑寄生、續斷及阿膠,透過補腎及滋養陰血來安胎。另外,處方會再根據孕媽媽個別的身體狀況,配上其他健脾胃、補氣血、疏肝或滋陰清熱的中藥。
若出現見紅,孕媽媽應注意休息,確保足夠的睡眠,飲食營養要均衡,放鬆心情,保持情緒平穩對懷孕有很大幫助。見紅期間應停止性生活,某些情況例如胎盤前置患者,要減少腹部用力,而輕微胎盤早剝者,則建議卧床休息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