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愈來愈遲?
- siutingec
- 2021年6月2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月經愈來愈遲? 遲20日? 3個月? 定6個月都未黎? 上次IG story問過大家來經時有甚麼不適,有超過3成人選擇了「月經通常會遲,甚至3-6個月先黎1次」這個選項。
在醫學上,正常月經周期是21至35天,如果超過3個周期都多於35天才來經1次,可診斷為「月經後期」,而超過6個月以上還未來經,則診斷為「閉經」。⚠值得注意的是,初經後1-2年及更年期的女性,容易出現周期紊亂,而正懷孕的婦女月經則會暫時停止,這些則屬正常現象。

簡單從中醫角度,月經按時而來與兩樣東西有關,一是有足夠的氣血,二是氣血行的路要通暢。
1. 沒有足夠的氣血
每次來月經,無論量多或少,都有一部分氣血離開了身體,要補充的話,可以靠良好的臟腑功能進行自我修復,或經後進行健脾益腎補血的食補或藥補。現代女性的日常習慣,多少會影響到臟腑功能,又沒有經後補充的概念,氣血只會愈來愈弱。
有些女性先天體質較差、或房事過多,引起腎氣不足,腎氣作為驅動身體生長發育的力量,腎氣不足,則月經不能按時而來,伴隨著頭暈耳鳴、腰痠、小便頻、眠差、怕冷等,部分女性更出現卵巢早衰,提早出現更年期的症狀。
部分女性過度節食及運動,或休息不足,損傷脾胃,導致消化及吸收能力減弱,減少氣血的生成,氣血不足的人還會出現面色萎黃、容易頭暈心悸、胃口較差等症狀。

2. 氣血行走的通道受阻
會妨礙經絡氣血運行的東西,當見是氣滯、血瘀及痰濕。
學習工作壓力大、情緒鬱悶、少運動等因素,令氣的流速減慢,引起肝氣鬱結,再進一步,氣血在身體內並肩而行,血亦會跟著一起減速,引成血瘀。氣滯血瘀的常見症狀有經痛伴血塊、胸悶、乳房脹痛、煩燥等等。
有些女性喜愛甜食、煎炸油膩,再加上多食用生冷寒涼、或長期待在冷氣地方、愛穿短褲等,濕氣容易在身體堆積,濕氣加上寒氣,形成更纏綿難消的寒濕,此類女性容易怕冷、水腫、下腹脹(套病人一句: 下腹好似個波咁!),特別是經前較明顯。

很多月經後期或閉經女性,兩邊原因同時存在,在臨床上需針對實際情況,用中藥及針灸進行個體化治療。如有疑問,請詢問註冊中醫師 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