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與多囊卵巢綜合症
- siutingec
- 2021年7月1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上次講到月經後期與閉經,其中一個原因是多囊卵巢綜合症。

多囊卵巢綜合症多發生在20至40歲女性,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。在超聲波檢查下,會看見多個不成熟卵泡,並有卵巢增大,故以「多囊卵巢」命名。
此病其他症狀包括月經後期(甚至數月不行經)、不孕、體重增長、肥胖(以腹部為主)、體毛增多、頭頂脫髮、粉刺暗瘡、面油增多、黑棘皮症 (皮膚皺摺處色素沉澱)。患者多只出現某幾項臨床表現,直到某次檢查才被確診。除了影響生殖功能和外觀,長遠來說會增加患上子宮內膜增生、子宮頸癌、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。

要診斷多囊卵巢綜合症,現時主要使用超聲波檢查、血液檢查及臨床特徵作依據。西醫會視乎情況,處方荷爾蒙藥、通經藥、促排卵藥、或注射促排卵針等。常見的反應是服藥就來經,不服藥的月份就不來經。有病人在確診後,經西醫建議來找中醫作調治。

在中醫角度,此病以腎虛為本,腎氣多寡決定月經能否按時而來,卵泡的成熟需要腎陰的滋養, 在排卵期,腎陰開始轉化為腎陽,經腎陽鼓動,才能成功排出卵子,這就是我們經後要補腎的原因,以確保有足夠腎氣去推動周期中的所有細節。偏偏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患者腎氣較虛,導致卵泡無法成熟及排出卵子,再兼夾氣滯血瘀或痰濕 (詳情可參考上一個「月經愈來愈遲」POST),才導致上述一系列臨床症狀。
治療上,中醫利用中藥及針灸,以調經的方法調整周期和促進排卵,並改善患者體質,治療時間一般至少3至6個月。患者應堅持治療,平日可多按摩或暖敷腹部,幫助疏通局部經氣。生活習慣方面,需釋放壓力、避免熬夜、注意休息及多做運動,如體重過高需減重。飲食方面,避免油膩、過甜及寒涼食物,飲食定時定量。患者亦可配合基礎體溫測量(下回詳細講點用),以便跟進自己的排卵情況。
Comments